5月21日,全國糧食科技活動周期間,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科技和人才工作座談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會議全面總結《關于“科技興糧”的實施意見》和《關于“人才興糧”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兩個實施意見”)印發實施以來,各單位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科技興糧工作取得的有益經驗,共商科技、人才興糧興儲的工作思路,對進一步推動科技、人才興糧興儲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煒主持會議并通報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科技和人才工作進展。
2018年5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湖北武漢召開全國科技興糧、人才興糧座談會,印發了兩個實施意見,部署了創新發展的具體舉措。一年來,兩個實施意見政策效應有效釋放,全系統科技和人才領域發生可喜變化,取得了明顯成效。
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國家局會同有關部委出臺系列政策后,得到了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出臺了一批有含金量的政策舉措。
創新活力更加強勁。各省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依據國家局關于糧食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技術創新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管理辦法,引導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加速產學研深度融合,共同進行技術研發和成果轉移。
人才隊伍更加壯大。全行業新增近千名高技能人才,累計有十萬余名職工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工作亮點更加突出。選拔首批全國糧食行業領軍人才3人、第二批全國糧食行業青年拔尖人才10人。各地積極培育高新技術創新企業、開展瓶頸技術攻關,促進了產業升級。
張務鋒指出,創新發展永無止境,要清醒地看到研發投入不足、技術相對落后、高層次人才匱乏等突出問題,依然是亟需突破的瓶頸因素,立足新職能新形勢,用好“第一資源”、激發“第一活力”,依靠創新驅動推進糧食和物資儲備高質量發展,大有可為,更需大有作為。
張務鋒表示,全系統要把握大勢、順應趨勢,把科技和人才工作融入到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大局之中,把科技和人才工作向守住管好天下糧倉、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防范化解風險能力深度聚焦,找準主攻點和突破口,精準發力、放大效應。
要強化糧食庫存管理,圍繞儲糧安全和生產安全,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加快向綠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實施“現代糧倉”創新行動;加快研發高庫存品種轉化利用技術,破解產業鏈條短、用途單一、轉化成本高的瓶頸制約,不斷增強科技保糧能力,在更高水平上做到“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
要著眼于糧食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供應鏈優化,突出企業主體地位,鼓勵各類企業培育技術創新中心,大力推進糧油適度加工和深加工技術創新;發揮糧食科研機構優勢,準確把握技術趨勢,不斷加強公益性、基礎性、前瞻性技術研究;面向潛力巨大的市場,加速裝備技術研發突破,著力推進糧油機械制造自主創新,做強“大國裝備”糧油板塊。圍繞實現“五優聯動”,統籌布局創新鏈,造就大批高素質人才,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動能轉換。
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科技和人才支撐作用的發揮要緊密對接“產購儲加銷”體系建設,依托現代通信、遙感技術、遠程監測等手段,提升數據獲取和應急響應效能;緊密對接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網絡建設,適應糧食生產方式、經營模式的轉變和儲備規模的擴大、消費需求的升級,為把好糧食質量關提供技術支持;緊密對接糧食安全戰略決策咨詢機制建設,加大對糧食安全領域重大課題的智力支持,開展前瞻性、針對性戰略研究,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圖安。
張務鋒強調,各級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局黨組關于“兩決定一意見”和“五句話”總體要求,創新思路舉措,強化科技人才興糧的投入保障、服務保障、政策保障、環境保障,聚焦發力,為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證。
會上,山東、河南、上海、湖北、南京財經大學等有關省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科研院所,以及相關企業,還就科技興糧、人才興糧工作的好做法進行了經驗交流。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司室負責同志,各省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部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垂直管理局、南京財經大學、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與會代表,有關科研院所、學校、企業代表出席會議。
(文章來自:糧油市場報)